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_记团委2012级学子朱鸿昌
天边的夕阳慢慢下斜,踏着一地余晖,笔者如约见到了我们的采访对象——朱鸿昌。身着蓝色衣衫的他透着一股书生气,俊逸的脸庞,折射出他的阳光与自信,沉稳而又儒雅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学习与生活,谈一谈他的大学时光……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朱鸿昌,曾任材料学院2014届学生会主席。当问及曾经的工作经历时,他表示,学生会的宗旨就是“为同学服务”,我们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首先就要把自己放得比同学更“低”,优先去考虑同学的利益和处境。学生会意味的不仅是光荣,更为重要的是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他时刻铭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严于律己,以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工作。但是,时间不够用,往往成为他面临的难题。这时候做出适当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常常选择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尽力完成工作上的事,以达到更好地为同学服务的目的。但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很随性。他说,工作和生活就该泾渭分明。生活中的他更显活泼、随性,与周围同学打成一片。回首四年的大学时光,工作锻炼了他的实践能力,生活教会了他坚强与珍惜,充实和快乐伴他一路走来。也许曾经有过遗憾,但他却从未对自己的选择有过后悔。何况人生无法重来,一旦做出了选择,便只能一路向前。低调做人,潜心学习,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他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现今在材料学院院长罗军明老师带领下进行科研与学习。他是个责任心强,成熟稳重的人。“注重过程,充实自己”,这句话一直默默激励他前行。当谈及是不是要读研这个热点话题的时候,朱鸿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是否读研主要看个人的选择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要求,重在学习知识,过于功利的为了考研而考研是不可取的。考研要沉下心,要有自己的目标,适当放大自己的目标可以走得更远。在读研之前,朱鸿昌也曾考虑过就业,他认为就业要认清自己,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以后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就业时若是好高骛远,结局只得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并没有提及自己在求学路上的艰辛,而是怀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与我们分享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他说:“在大学生活中协调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先解决掉最要紧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先放一放。同时大学各类活动比较多。学习主要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同时也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注重效率。”他的这种精神或许正是奋斗中的我们所需要借鉴的。
齐心戮力,精诚团结
他不仅在学习方面严谨认真,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曾作为材料学院篮球队的一员,他直言到“球品如人品,球场上的每个小细节都能突显出一个人的素质。”从幼时第一次摸篮球,他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他认为篮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他,使他更有信心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他看来,打篮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更加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既充实了生活,也学会了如何做人。身为院队的一份子,比赛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训练很累,但他依然坚持,没有放弃,因为他和他的队友是一个整体。一个优秀的团队要想成功,及时完成既定的目标,就离不开各成员的全力配合和通力协作,充分挖掘各成员的潜能,激发成员强烈的责任感,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再加上合理地运用所有的外在资源,方能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卓越团队。他说道:“其实打篮球和做人一样,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大家相互交流和团队合作。”这也是他通过打篮球得到的心得体会。他的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合作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保持三心,所谓“静心、耐心、恒心”,是他向我们提出的建议。做人当持有梦想,以谦逊的姿态,不断积淀和开拓,是他一直践行的目标。他默默以自身为星火,期待着散作满天星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