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欧军飞:无私的育人探索者,执着的科研追梦人
欧军飞,博士,副教授,曾获中科院“朱李月华奖学金”、江西省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引用36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96次。
初见欧军飞老师,笔者不由得暗暗惊叹,眼前的欧老师竟然如此年轻而富有朝气。“这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教师,亦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者。”这是学生对南昌航空大学欧军飞老师的一致评价。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自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后,欧老师便来到南昌航空大学,投身于科研和教育事业,不久晋升为副教授。在刚刚任教的时候,欧老师在课余时间学习观察学院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经常向前辈请教,花大量时间与学生交流,探索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式。“我发现,教学能力突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们讲课都生动有趣、注重案例互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更能学习到知识。”现在欧军飞老师的课好评如潮,当谈及讲课的心得,他说:“教书之魅力在于与学生打交道,一个老师必须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去授课,所以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非常重要,在我的课堂,我更希望与学生一起把握节奏。”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在专业英语课采取了不同的教学形式,请学生上台表演节目、对专业术语生动讲解等新颖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欧老师注重启发式教育。课堂上引导学生参加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后并不简单地讲解答案,而是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他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我在本科的时候就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无论是本专业还是其他学科,都愿意先独自思考,再将自己的观点与导师讨论,这样的习惯使我受益终身。”他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提出:“大学生应要更多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知识,再加上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也决定着我们需要强大的学习能力。”
科研要耐得住寂寞
当问及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欧老师毫不犹豫地说到是坚持,他说:“科研工作者需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要不断地思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丰硕的科研成果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付出。”除了备课上课,欧军飞老师几乎都呆在实验室里专心研究项目。材料学院高分子系熊磊老师对笔者说:“我经常看到欧军飞老师在实验室忙碌到很晚,他总是来得特别早,走得特别晚。”努力与坚持正是年纪轻轻的欧老师在科研和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初衷,我希望我的研究能更多得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和制造中。”欧老师最新的研究项目‘铝合金表面超疏水性与海洋大气腐蚀的关系’正是他在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写照。
平淡中成就不平凡
欧军飞老师恪守真诚友善的人生信条。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课堂上,欧老师总是微笑地面对每个人,他的包容、他的善良时刻感动着身边的每个同学。他经常与学生交流兴趣爱好,帮助生活困难的研究生,为新来的老师做讲课示范……。
“年少时本是想从事关于英语的工作,然而后来选了这条路,放弃了曾经那个梦想,但是现在我仍能在专业英语课上发光发热,这何尝不是一种梦想的实现呢!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梦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当我们谈及梦想时,欧老师这样说道。
欧老师的生活里几乎全是他的学生和教学科研。他在办公室为下一堂课一遍遍改着演示文稿,在教室里神采飞扬的讲解着一个个术语,在学生宿舍与学生亲切交谈聊天,在实验室严谨而又细致测试着一个个数据。这就是他的生活,平淡却不平凡。像欧军飞老师这样的老师,材料学院还有很多,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着精彩,在平凡的岗位,抒写着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