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材料学院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西赛区终审决赛中喜获佳绩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5年5月30至5月31日,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终审决赛在南昌航空大学顺利举办并圆满落幕。材料学院三项参赛作品“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环保3D打印机”、“离子电解质应用于电催化还原CO2转化为CO的研究”、“废玻璃与粉煤灰制备多孔微晶玻璃复合板”分别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坚持就是胜利

   作品“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环保3D打印机”的项目负责人彭波,是材料学院2012级热处理专业的学生。去年九月份,出于对科研的兴趣,彭波在郑海忠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组建了团队,走上了挑战杯之路。技术上的从零开始,意味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查找资料,并将之应用到研究课题上,而三年级正是专业课程开设的时候,为了平衡好学习与科研实验的关系,彭波和队友们几乎每天都需要熬夜。在大学生创业基地的那间小小的工作室里,他们一呆就是5、6个小时。除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也是创新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有一次,项目急需一份资料支撑,拿到相关的数据时已临近半夜,学校的打印店都已经关门了,彭波连夜骑车去校外打印材料,返校时已经凌晨三点多,又赶上下大雨,浑身都湿透了。省赛赛前培训中,专家建议彭波团队改进产品外观,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彭波花掉了身上的所有现金,和队友们大汗淋漓抬着机器回学校的那天,正是他的生日,没有时间庆祝,转身就又投入到了研究工作中。正是因为彭波和队友们坚持不懈和甘于吃苦的精神,才让他们的作品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佳绩。

团结就是力量

    挑战杯大赛中所获的殊荣,需要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我院选送校赛的五个项目,都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同学组成,队员们各司其职、各尽所长,一起在创业基地的工作室里熬夜,一起搜集各种资料,一起克服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为项目的日渐成熟完善共同努力。项目负责人们纷纷表示,团队的协调联动非常重要,很感谢团队的每个成员的辛苦付出和无私支持。

师生共同成就

    挑战之路离不开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学院党委、行政领导都十分关注大赛各个项目的研发情况,三月初,学院专门召开“挑战杯”预研项目座谈会,邀请多位专业老师出席,帮助参赛队员们了解比赛形势,为大赛做好准备;学院领导多次了解项目进展并给予鼓励和支持;院团委在校内率先组织了“挑战杯”赛前模拟答辩,邀请了陶友青老师、罗来松老师等多位科技创新资深专家和罗军明院长、艾云龙老师等专业教授对学院的5个项目逐一进行指导,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校级选拔赛中有3个项目突出重围、挺进省赛。

    材料学院在“挑战杯”大赛上荣获的佳绩离不开选手的努力,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更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展现了材料学院“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体现了材料学院团结一心,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