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工作>校友风采>详细内容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2007级校友郑樵笙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昌飞2024年度劳动模范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30 11:52:07 浏览次数: 【字体:

校友风采1

“问题前面不回避,矛盾前面不躲闪,困难前面不低头,重任前面不懈怠”。这四句箴言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昌飞工程技术部/技术创新中心青年科技工作者郑樵笙十四载航空生涯的诠释——从初出茅庐的复材学徒到主导技术科研的青年骨干,这位在直升机科研技术领域奋战了五千多个日夜的90后,早已将四句箴言刻进了职业生涯的骨血之中。

联合会诊治愈复材“心疾”

看着自己负责的型号复材件以0”问题交付时,郑樵笙布满血丝的双眼泛起笑意。这个困扰车间多年的“心疾”,终于被这位非金属材料专业主管及团队彻底攻克。故事要从型号蜂窝夹层的制造讲起。在部分蜂窝夹层结构中,特别是中温固化复材件,受温度及吸胶影响,层压区厚度出现偏离现象。这个“卡脖子”难题,如同悬在批产线上空的利剑,让产品合格率长期在及格线徘徊。“这个榜,我来揭!面对难题,郑樵笙毅然签下军令状。他深知这不是单兵冲锋的战场,当即联系直升机厂所专业人员协同攻坚,白天驻扎在车间“望闻问切”,夜晚协同各方专家“联合会诊”。灯光通明的会议室里,700多件试验数据铺满长桌,历经数月梳理出的关键参数被逐一钉上白板。“经论证,在制件树脂含量偏低、厚度超薄情况下,零件并未出现缺陷,材料性能稳定、有效!”当他郑重立下攻关结论,新版型号复材验收技术条件标准应运而生。如今走进复材车间,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吞吐着标准复材件,而郑樵笙和团队则又奔向了下一程技术攻关的征程。

校友风采2

解构工业制造能力提升的精密方程

当集团工业制造能力提升的号角吹响时,郑樵笙的战术板上已布满“攻坚妙计”。作为公司工业制造能力提升专项团队复材制造专业负责人,他像解构精密方程式般拆分剖析集团评价标准,从创新驱动、数字转型等维度,凝练成一张包含14项重点研究任务的“作战沙盘”,并将分层例会化作抽丝剥茧的“战术推演”,将标准化作业化作调兵遣将的“攻坚虎符”,搭桥铺路见招拆招,为工业制作能力提升赋能加速。组织开展预浸料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到复材生产车间无纸化模式的构建,郑樵笙将航空人对“工业美学”的偏执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他主导的复材制造专业评价首次跃居集团前三,助推公司评价达到高水平L4领级的捷报传来时,郑樵笙正在热压设备前耐心等待数字化制造的复材件下线,机械轰鸣的热浪回荡在耳旁,于他而言“这不是机器在运转,而是航空人欢愉难掩的心跳”。

校友风采3

从技术尖兵到群众“娘家人”的双重责任

“技术科研战场的后方更需要精神弹药。”这位穿梭在科技前沿与职工小家间的“双面匠人”,在担任部门工会主席的4年间,将航空制造的精密基因注入工会人文关怀的血管脉络,搭建“心声社区”服务平台,把担当和温暖交织传递至职工心间。当“年底大干深夜能量补给”提案落地时,凌晨加班的一线技术人员发现办公桌前永远有充能提劲的餐食。中秋月圆夜,当他将慰问品送到青年职工的手中,成了比月饼更甜蜜的慰藉。最令人难忘的是2024年公司创新工作年会,郑樵笙执起节目总导演话筒,将一幕幕刻骨铭心的公司发展历程,编排成《航空梦・中国梦》舞台剧。参演职工用铿锵之音吟诵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台下观众爆发出的热烈掌声久久未能平息。而“扶摇问道”“冲霄论坛”里的白发专家和工程师们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对话,更似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接力。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殊荣,是对他用心付出的最好诠释。有人问郑樵笙如何平衡双重身份,他指着天空中振翼的战鹰说:“技术是刚性支撑,人文是柔性填充,二者交融才能锻造出腾飞的‘钢筋铁骨’”。

校友风采4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踏浪向未来。郑樵笙这位在复材科研攻关的荆棘密林里摸爬滚打的航空青年,将继续紧攥航空报国的双拳,踏实航空强国的步伐,朝着心中的梦想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袁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