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设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1年获批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是“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拥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表面与界面5个二级学科,并于2017年获批国防科工局“精确成形与连接技术”和“军用关键材料”2个国防特色学科,材料学科进入ESI全球前4‰。重点开展在先进材料组织与性能控制、材料腐蚀与防护、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航空构件精密成形技术、航空构件先进连接技术等研究方向研究,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热加工和表面处理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形成优势与特色。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等3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且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中国航发集团共建全国首个航空发动机学院。
现有专任教师189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2人(正高42人,副高60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1%。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层次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双千计划”、青年井冈学者等国家级、省级人才4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近年来,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学会一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5项(其中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2项),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为江西省和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特级专务唐军,四季沐歌集团总裁李骏,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冉兴,航空工业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笛。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材料学院牵头,环化学院参与)
一、学科简介
本学位授权点2019年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在原材料工程和化学工程专业学位领域基础上调整而成,主要面向材料与化工等行业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经过多年的建设,拥有校内硕士生导师166名,教授50名,副教授73名、行业导师128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等高层次人才70余人。拥有“航空用构件热加工与表面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航空构件精确成形与连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研究中心、高端装备极端制造技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轻量化复合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5个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与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生院等单位分别合作建有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江西省科学院、江西晶安高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获批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
近5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80余项,在国内外检索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160余篇,授权专利300余项。拥有近上亿元的材料制备、加工及性能表征教学和科研设备。
毕业生毕业去向主要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械、电子信息、冶金、化工、环境等行业,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材料应用与生产、工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材料(零件)失效分析和组织与性能控制技术研究;分析检测、新能源研发、医药研发与合成、化妆品研发、精细化学品研发、环保、生产监督、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近五年研究生7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航空、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先进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技术
(2)材料表面与涂层技术
(3)航空构件精密成形技术
(4)航空构件先进连接技术
(5)新型能源化学与工程
(6)功能材料化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