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党支部】学院复合材料系教工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10月22日下午2时,复合材料系教工党支部在M504开展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主题党日活动。
材料学院教学副院长谢小林老师在复合材料系课程思政教学开讲时指出,提炼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建设,要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在实践中开展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与展示,可以稳步推进高质量教学,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活动。
南昌航空大学“教学十佳”孟江燕老师首先介绍承担《航空复合材料检测》、《航空复合材料装配》和《复合材料装配》等三门航空特色的课程思政做法与实践,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全程、全员、全方位贯穿思政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务必要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怀,要让学生树立为航空事业献身的精神,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是不会被忘记的。并介绍多位走向航空企业工作岗位,和在航空航天院校攻读硕博的优秀毕业生,一直践行航空报国理想。
洪珍老师就《材料复合原理》课程思政做了PPT报告,复合材料在军用机、民用客机、无人机有重要应用,课程思政内容包括(一)从复合材料在航空国防中的应用,挖掘航空报国育人精神,结合歼-15舰载机沈飞总指挥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讲解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二)从复合材料制备原理领悟人生道理,材料与材料的复合,取长补短、功能互补,构成先进的复合材料。延伸到人与人的协作,彼此尊重、合作共赢,形成强大的团队集体;(三)从材料复合理论、复合材料界面状态解析等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广泛讨论、积极实践,启发学生研究和创新意识,学好专业课程知识,是今后航空报国的基础。
万里鹰老师导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第17期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学校《关于进一步推进航空报国精神育人“123”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把党的建设为引领,抓好第一、第二两个课堂,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学生日常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然后,万里鹰老师就《胶粘剂与粘结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分享教学经验。认为在物质链的坐标系中寻找高分子的位置,从探索物质世界维度看高分子,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从万里长城千年不倒,谈到中国古代的建筑工人发明糯米汤和砂浆,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胶粘剂,是历史上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增强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接着就环氧树脂章节进行教学示范,环氧树脂胶是航天飞行器最佳也是主导使用的结构胶粘剂。教学过程深度挖掘两弹一星及环氧树脂/碳纤维技术研发过程,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于敏、王承书、潘鼎以国家需求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事,尤其是女科学家王承书在她笔记的扉页写道:“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人生走向!
最后,复合材料系老师们一致认为: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复合材料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润物细无声培育大学生的航空报国精神,在教学中践行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